为积极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培育提出的新挑战,切实破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难题,提升高校生涯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近日,“数智跃迁,赋能未来”高校生涯教育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主办,“职路护航”生涯育人工作室(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示范工作室)承办。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周红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招生就业处处长魏舒,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张瑞娟,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居怡以及来自高校、知名企业及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围绕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生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展开深入探讨。

沈艺致开幕辞。她指出,数字浪潮与智能革命正深刻重塑职业形态与生涯发展内涵。数智时代技术是手段,育人是根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前瞻布局,将生涯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赋能未来,归根结底是赋能学生的终身发展,生涯教育应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与智能驱动”的跃迁,助力学生实现持续探索与成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依托市级孵化基地和示范点工作室,致力于构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生涯教育体系。她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共识,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事业成功赋能。

主旨报告环节,三位来自企业、高校和专业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从不同维度分享前沿观察与深度思考。

肯耐珂萨人力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华北大区总经理田予苗先生以《互联网以及新消费行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和目前GAP》为题,带来了来自企业的鲜活声音。他基于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深入剖析了互联网、新消费等新兴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对人才能力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指出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能力素质与产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他建议,高校生涯教育应更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引入更多真实商业场景和项目,帮助学生提前认知职场,缩短从校园到企业“最后一公里”。

南京大学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慧教授聚焦学生内在成长,作题为《大学生生涯困惑的教育应对策略》的报告。她分别从学生、职场、市场及国家四个视角分析高校生涯教育探索路径,分享南京大学在构建生涯教育体系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网格化生涯教育目标体系与多元化实施路径,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树立积极生涯观。

雅行教育首席生涯导师、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吴沙,直面“慢就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带来了《破局“慢就业”:基于工作心理学理论的深层动因洞察与AI赋能的引导体系重构》的精彩报告。他借鉴工作心理学理论,深刻剖析“慢就业”现象背后的动因,分别从就业市场、就业管理、就业教育三个层面描绘了AI赋能下的生涯教育新图景,结合实际案例分享AI如何精准化赋能就业指导破局“慢就业”。

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生涯工作室成员与报告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周红星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推动“数智跃迁”是时代使命,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然要求。上海市教委将持续支持高校生涯教育创新,希望相关基地与工作室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深化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共同推动上海高校生涯教育迈上新台阶。
此次研讨会为高校生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理论视角与可行的实践路径,也为构建面向未来、赋能学生发展的生涯教育新生态注入了新动力。面对数智时代的新挑战,高校唯有主动求变,实现生涯教育的数智跃迁,才能更精准地赋能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从而有效破解就业难题,最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